能源速度|42天,118根桩基!

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精彩内容
能源速度|42天,118根桩基!
发布时间:2023-08-05 18:46:00
作者:济南能源集团
分享至:
8月2日,伴随着118根工程桩全部深扎地下,济南能源集团所属山东港华燃气集团安子坡3万水立方的LNG全容罐主体桩圆满完成施工,总体建设进度远超过预期目标,提前进入储罐承台基础施工节点,在“升温”提速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实现“质”“量”齐飞。
自6月21日安子坡LNG调峰储配站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开工以来,为攻克施工技术性难题、应对高温天气和台风“杜苏芮”带来的强降雨影响,安子坡LNG调峰储配站项目党支部由党员牵头联合各参建方,合力汇编专项方案,优化项目管理和施工工艺,制定值班计划,通宵达旦轮番作业,确保施工作业开足马力高效施工,并针对极端天气制定应急方案,做好建设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督,经过42个日夜兼程的艰苦奋战后,把进度往“前”赶、把措施往“细”落、把成效往“实”做,确保LNG全容罐主体桩工程工序的顺利完工。
一个党员一面旗,一个先锋一盏灯,一个“红色工地”就是一项优质工程。安子坡LNG调峰储配站项目党支部推动“红色工地”与“智慧工地”融合发展,不仅通过“和工程”APP、“安平台”确保施工过程监管,同时自主研发安子坡项目BIM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激发数字化监管潜能,“BIM技术不仅可以记录工地的‘身体状况’和‘工作情况’,还可以借助可视化三维模型对施工现场进行‘所见即所得’的可视化交底,实现工序工艺‘零返工’和数据监管‘全覆盖’。”安子坡LNG储配站项目负责人鲍元飞介绍。
首次工地模型搭建、数字技术创新应用、线上线下同步竣工……山东港华燃气集团把“红色基因”源源不断注入工程建设,持续推动工地建设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升级,通过济南能源集团“七比两创”量化赋分充分调动工程项目党员干部工作热情,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,运用“黑科技”让工地更“耳聪目明”,借助“云大脑”助力项目“加速跑”,将“红色工地”成效转化为打造精品工程的强劲动力。
能源速度|42天,118根桩基!
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精彩内容